大部份的學生在準備升學考試時,都會極用功讀英文,但是卻從來都沒有練習過會話。對一模一樣的英文句子或短文,雖然能夠理解和看懂,但卻完全聽不懂。
每當要和別人說英語時,最害怕聽到對方回答:
“I don′t know what you′re talking about.” or “I don′t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.”。
此外,因為聽不懂英文而導致對學習聽力一點也沒興趣,終至放棄而陷入的惡性循環,我想許多人也是有過這樣的經歷吧?
但學習聽力其實很簡單,利用閒暇的時間,可以聽一些英文歌曲、看英文電影或者是欣賞英文的影片,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。
當你從完全聽不懂進步到能夠聽懂基礎英語時,這是多麼令人快樂的事啊。到達這程度之後,可慢慢嘗試增加聽量,因為有了進步的成果,就會越來越有興去,這就是學習的良性循環。
英文的聽力關鍵:“聲音(sound)”和“意思(meaning)”
聽力不好有諸多原因,大致分成以下三個:
1. 原來就不懂英文單字、文法和表達用法。
2. 雖然能聽得懂了,但自己的理解速度跟不上英語談話速度。
3. 即使知道單字與如何表達,但因缺少練習,結果還是聽不懂。‵
在這些原因之中,最頭痛的是後兩個,因為不能聽懂的原因就是在於記不住正確的單字發音,必然造成英文聽力很難進步。
理解速度無法跟上:問題在於沒有改掉回讀的習慣,無法擺脫英文考試的魔咒,因此聽到英語會花較長的時間來理解。
這也導致聽力遲遲無法進展。但從另一方面來看,如果可以有效解決這兩個令人困擾的問題,英語聽力也會跟著up up up 。
然而,在聽力練習時,總會有人將所聽的英語內容,在頭腦裡翻譯成母語來理解。因此就有人會去選擇聽附有中文翻譯的英語CD教材,這樣的做法好像較容易聽懂,但進步的效果其實非常有限。甚至再怎麼努力去記住CD的翻譯,還是無法訓練自然聽出英語的發音或理解內容的含義。
總之,聽力練習要做到“專注聽英語的聲音”以及“確實明白其中含義”,並變成為一種習慣。
“聽聲音”和“懂意思”所指的什麼?
首先,有必要先知道這裡所說的“聽聲音”和“懂意思”的真正含義。
聆聽聲音:
一聽到英文單字的發音,就可以馬上想到那個字的圖像,比如當聽到 [ˋæp!] 這個單字,腦中就立刻浮現出Apple的圖像。
明白意思:
聽到單字發音時,腦中立即想到單字的圖像且了解其意思,例如聽到 [ˋæp!] ,就知道是apple,腦海中也出現紅色、圓形的果實圖象,而且不要透過中文翻譯去了解其含義。
有效的練習方法改善英語聽力
因此,想要有效地練好聽力就要從“聽清楚英語的聲音”以及“確實理解其中意思”開始。
聆聽聲音(sound)和瞭解意思(meaning)和實際聽英語時相同,儘管理解大意很重要性,但也要搞清楚自己所不懂的部份,因為熟悉之後,既可以有效率地練習,也可以看到聽力進步的成果。
此外,無論是英文初學者,或者是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習者,在選擇教材時,需考慮是否適合自己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