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聽力真的很重要,你到國外需要聽得懂英文,所以現在需要加強你的聽力

 

據Paul Rankin教授統計,“聽”佔人們日常語言活動的45%,“說”佔30%,“讀”佔16%,“寫”僅佔9%,由此可見“聽”在語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;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Brian Tracy 在其經典著作21 Secrets of Self-made Millionaire中提到,通過有聲材料學習是二十一世紀學習方式的革命, “聽”於人類獲取信息的意義之大可見一斑;聽力是獲取口語素材,解決啞巴英語的起跑線,更是獲得英語高分的重要保障之一。

以下學習方法各位英語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,希望對你們的學習有所幫助。

 

一、聽力工具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找一款好的英語聽力訓練工具非常重要。目前電腦普及的情況下,推薦使用英語學習軟件,大家可以去百度搜索對比下各種英語學習軟件。

 

二、聽力材料選擇

難度得當的聽力材料是學好英語聽力的第一步。難度可從語速、篇幅和內容三方面考慮:所選材料聽一遍能理解80%為宜,推薦正常語速(因為聽力的最終目標是聽懂正常語速),長度五分鐘左右(常見考試短文聽力理解的長度),內容包括日常交際、英語美文、歌曲、新聞、電影等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內容。閱讀需要精讀和多讀結合,聽力學習中精聽和多聽同樣缺一不可,下面分別介紹精聽和多聽材料。

(一)精聽材料

1、經典英語聽力教材,可根據自身水平選擇。

《英語900句》:900個基本句型加上衍生的3600個常用句型,雖然部分句型有些過時,但仍不失為優秀的交際句型啟蒙材料提高Toeic英語聽力最好的學習方法提高Toeic英語聽力最好的學習方法。

《走遍美國》(Family Album,USA):開拓電視劇英語教學先河,精美的製作+地道的美語表達+精選的知識點+豐富的學習模式=強烈推薦。

《英語聽力入門》(Step by Step)和《英語初級/中級/高級聽力》(Listen to This)是高校英語專業經典的聽力教材,系統完善,熱銷二十餘年,但難度較高,供學有餘力的同學選用。

2、新課標教材同步配套聽力材料。

3、高考聽力真題或樣題。

(二)多聽的材料

1、英語有聲雜誌:中學生時間有限,包羅萬象的英語有聲雜誌無疑滿足了同學們多方面的需求,比如《瘋狂英語》、《空中英語教室》。

2、歌曲:

慢歌發音清晰,單元音乾淨利索,雙元音飽滿,尤其適合體會元音發音,比如鄉村歌手約翰丹佛膾炙人口的“country Road”,;而快歌中“隨處可聽”吞音、連讀等語言現象,適合體會語音變化,比如後街男孩的經典曲目“As Long as You Love Me” 。

3、新聞英語:美國之音慢速英語(VOA Special English);BBC(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)既練聽力又知時事。

4、電影:因為電影,英語學習再不缺少真實語境。除去新東方經典教學影片Forest Gump, Sleepless in Seattle外,最近幾部動畫片Shrek 2, Garfield,The Incredibles,語言簡單生動,是聽力口語學習的不二之選。

 

三、聽力實力提高

(一)精聽:

精聽的目的是系統學習語音、積累小詞習語、句型表達和背景,可採用下面兩種方式:

一是模仿法:精聽一段文字,然後參考聽力原文,跟讀模仿到語音、語調分毫不差,甚至錄下自己的發音和原音比較,逐段糾正語音、語調。

二是聽抄法:又稱四遍法,第一遍聽大義;第二遍利用複讀機盡量聽寫出每句話,但不要參考聽力原文;第三遍和聽力原文比對,找出聽不懂的原因;第四遍翻譯或者背誦。

精聽後務必趁熱打鐵,總結知識點:語音強調三點,一是建立單詞正確的“聽覺形象”;二是熟悉連讀和失爆等變音現象,它們本質上是人們講英語語速快時為了方便發音的自然結果,卻造成我們分辨詞語的困難;三是注意重讀和語調,它們傳遞著超出詞句本身含義的內容。小詞習語強調小詞搭配,比如多如牛毛的含get的短語,如同漢字中越是簡單的字越難寫得漂亮一樣,小詞搭配經常造成理解障礙。而句型表達和背景學習重在吃透聽力原文,以閱讀促聽力。

精聽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,必須淨化練習環境,否則容易養成三心二意的習慣,但精聽比精讀更容易疲勞,時間不宜過長,各類英語考試的時時間都在30分鐘左右,所以練習也以這個長度為宜提高Toeic英語聽力最好的學習方法Toeic

聚效

(二)多聽:

多聽目的有二:一是練習捕捉大意,讓理解單位從“詞彙”到“句子”再到“大意”;二是熟悉語速和語境,既真實英語的使用環境。切忌把多聽當精聽。戰勝“細節完美主義”的辦法是重大意而非細節,重內容而非語言,重正在聽的內容而非聽過的內容。

“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”,多聽要形成“磨耳朵”的習慣,充分利用排隊、等車等邊角時間,多聽之後還要復述大意,檢測聽力效果。

帕累托原則(因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及社會學家帕累托首先提出而得名)告訴我們,任何一組東西中,重要與次要的比例是20%:80% ,精聽與多聽的比例也可遵循這一原則,設定為1:4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sey 的頭像
    Casey

    Casey

    Cas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